戏曲票友表演《穆桂英挂帅》选段。 加拿大中国戏曲艺术协会供图
这台以“玉兔迎春梨园情”为主题的晚会分为五个版块。“祥云贺岁”版块中,体现京剧元素的舞蹈、武术先声夺人,经典京剧《天女散花》片段烘托出过大年、看大戏的主题。在“梨园初啼”版块中,6至12岁的华人孩子们表演了不同流派唱腔的名段。“戏曲荟萃”版块由京剧和豫剧票友们串唱同一戏曲人物,越剧和粤剧的同行也联袂演出。“梅花绽放”版块则呈现不同流派的旦角名段。在最后的“国粹传承”版块,加拿大中国戏曲艺术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花脸裘派传人杨燕毅率学员们同台上演经典名剧《二进宫》选段。
当地多个文艺团体参与此次演出。能容纳约630人的剧场当晚座无虚席,掌声此起彼伏。
加拿大中国戏曲艺术协会创办于2015年。据协会会长张燕燕介绍,该协会为增进中加两国文化艺术交流、尤其戏曲艺术的交流提供平台,每年都在春秋两季举办京剧专场演出,并在新春之际举办“欢乐春节”新年戏曲晚会,同时应邀参与其他文化机构的演出活动。该协会在培训和组织学员面向当地社区推广宣传中国戏曲的同时,也广邀海内外戏曲名家与戏曲爱好者联袂在加拿大各大城市进行巡回演出。
乡村博物馆“出圈记”:从“无人问津”到“人气爆棚”****** 中新网湖州1月12日电(施紫楠 姚玲利)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车家兜村的农耕馆里,蓑衣、斗笠、耕犁、石磨、水车等老物件一字排开,重现昔日浙北农村生活场景。 “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是一段故事。木质理发箱里的工具是村里过世老理发师的女儿所捐,祖辈使用的龙骨水车是我叔叔捐的……”车家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郁根荣打开了话匣。 2021年9月,浙江成为全国三个乡村博物馆建设试点省份之一,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建设1000家乡村博物馆。次年,湖州被列入浙江唯一的全国乡村博物馆建设试点市。 此后,一座座带着泥土气息的乡村博物馆在湖州相继涌现,成为广袤乡间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景。 “目前,湖州已有63家乡村博物馆上榜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名单,数量位列全省第二。”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物处副处长曾杰说,“十四五”期间,该市计划实现乡村博物馆在3A景区村庄、历史文化名村(镇)全覆盖。 乡村博物馆如何在湖州实现落地生根,又如何成为家门口的文化打卡地迅速“出圈”?“有特色、接地气、可推广”,成为关键之一。 2021年8月初,在湖州召开的乡村博物馆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大家围绕“乡村博物馆需要有多少件展品”“乡村博物馆面积应该多大”等问题商量许久。 “此前,乡村博物馆在全国各地已有探索,但定义并不明确,也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曾杰介绍,2021年12月,湖州终于厘清乡村博物馆建设宗旨、定义、标准和规范。 ![]() 在此基础上,浙江省文物局完善形成《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试行)》,乡村博物馆从此有了定义。 “乡村博物馆是乡愁的载体,湖州有一批村落便挖掘农耕文化资源,通过博物馆展示过去的珍贵岁月。”曾杰介绍,湖州2022年建成和顺利通过省、市验收的82家各类乡村博物馆,平均每馆藏品达384件,展现不同主题文化内容。 当建设乡村博物馆的热潮在湖州大地掀起,行业专家、各路乡贤、基层干部也纷纷出谋划策,乡村民众、企业家、收藏家争相参与办馆。 数据显示,在该市已启动建设的乡村博物馆中,企业和个人办馆数量占比达45%。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咫园盆景文化艺术博物馆负责人徐昊将闲置农房改建成盆景博物馆,馆外有5000多个盆景,馆内收藏了500多件中国各个时代的古花盆、残片及复制品。 “中国是盆景的起源国,做博物馆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情怀。我想让更多的中外‘盆景人’深入、直观地了解中国盆景悠久的文化历史,传承发展盆景文化。”徐昊说。 一路探索,一路前行。在乡村博物馆的建设中,也有不少村落遇到与产业结合度不够高、缺乏特色活动、对游客吸引力不足等难题。 湖州市德清县新市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游客中心副主任姚静,深刻感受到了乡村博物馆从所谓的“无人问津”到“人气爆棚”的转变。 ![]() 聚焦文化资源,新市镇动起了如何利用名人故居吸引游客参观的脑筋。2022年4月,中国电工专家钟兆琳故居修缮工程启动,7月1日重新开放后,入口处的操作手摇发电机装置、内部的多处趣味性与互动性设置让人眼前一亮。 “修缮后的钟兆琳故居购票参观人数超过万余人,还成功开设了十几次研学班,算是‘火’了一把。”姚静说。 眼下,湖州正用一张张乡村博物馆建设成绩单,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打造家门口的精神之地。 数据显示,试点前,该市仅拥有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35家,每万人拥有在册博物馆数量0.09家;目前,该市已有各类经审批和认定的国有、非国有和乡村博物馆117家,每万人拥有博物馆数量达0.34家。(完)
|